展會第二天,由深圳市電子商會、勵展博覽集團、溢輝源展覽(深圳)有限公司、芯片超人聯合主辦的“缺芯之下的負重前行之路”研討會,于20號館“深圳電子元器件及物料采購展覽會”研討會議室展開。瑞森半導體受到邀請,同上游原廠、中游方案代理,下游終端共同探討缺芯時代的經歷以及對應之道。
針對此話題,瑞森半導體科技(廣東)有限公司的石博士帶來了“產能不足,原廠的破局之道”的應對方案。石博士介紹到:在過去這一年的時間,是行業有史以來缺芯、缺產能、漲價最瘋狂的一年。"缺芯”、“產能不足”也是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的熱門話題,不論是官方媒體還是微信圈,只要是業內人士,甚至也包括行業外的熱心人士,有識之士都會談論到這個話題,連我們總理都說:今年,電子材料供需端的人是最艱難的。但是,我們電子材料供需端的人也是最頑強的。
石博士介紹到造成“缺芯”的原因有: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誤判,疫情爆發初期,很多汽車制造商錯誤預判了疫情局勢,大幅削減芯片訂單量。疫情作用下,居家辦公人數增多,市場對手機和電腦所使用芯片的需求增加,半導體芯片公司調整生產布局,重點生產消費電子產品。疫情相對得以控制,消費市場重新煥發活力,汽車制造商想再增加訂單為時已晚。從而導致:不斷的結構性調整、拆東墻補西墻、某某類產品產能縮減、不考慮半導體芯片固有的生產周期、全球恐慌、惡性循環。
除此之外還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政策不同,中國已經取得疫情防控巨大成功、偶有幾例境外疫情輸入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高位水平,開工率和產能嚴重不足,海外疫情的發展使得芯片供應鏈受到進一步影響,尤其馬來西亞等國疫情發展迅速,多家芯片廠家出現停工等新情況,中國是半導體芯片需求大國,生產小國(自制率不足15%),從而導致:供需缺口越來越大、國內芯片供應緊張、瘋狂投資半導體產業。
全球晶圓產能集中度提升,擴產較少,難以滿足爆發的需求,2008年金融危機后,全球晶圓產能集中度逐步提高,全球晶圓產能整體擴張速度放緩;近年來全球擴產的產能主要為12英寸產能,8英寸產能擴產較少,但出于芯片良品率、成本等因素考慮,部分芯片仍主要采用8英寸晶圓生產,8英寸產能尤其緊缺;全球先進制程產能集中在少數晶圓廠商,手機/個人電腦等領域高端數字芯片需要先進制程,對臺積電、三星等廠商依賴程度較高。
石博士說道:我想我們一定要堅定自主化發展決心、保持戰略定力,不斷創新同時加大開放合作,實現芯片等多領域向產業高層次發展。中國有自己的顯著優勢,比如正在大力實施的‘中國制造2025’,中國擁有龐大的應用和消費市場。中國在半導體等領域發展速度極為迅猛,未來10年到20年,將有望補齊短板,進入第一梯隊。得益于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、資金優勢和市場優勢,一些芯片制造廠、設計公司正逐漸轉向中國,半導體行業高端人才也不斷向中國匯聚。這些無疑都成為行業發展的加速器。高科技發展需要更多耐心和信心。破局之路注定不平坦。
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優良傳統,從來都是百折不撓,迎難而上。相信我們一定會度過難關,在不久的將來,告別缺芯,實現破局。最后石博士提出了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:
1、加強合作:加強橫向合作、上下游合作、產學研合作。
2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:寬松政策、財政補貼、大基金介入。
3、全方位吸引有技術、有能力的高端人才,加大國內人才培養力度。
4、提升產線裝備水平,要有一流的設備,工夾器具,包括動力輔助設施;強化精細加工。
5、提升設計研發水平,搭建相關平臺。
6、提升工藝制成水平,物料管控水平,市場把控能力,品質管控水平,乃至全面管理水平,進而提升產線生產能力。
國內熱線:188 2581 2467
海外熱線:186 8863 3325
技術支持:188 2581 0427